虹吸壺咖啡私人練習記錄01(非建議,僅供參考)
使用虹吸壺煮咖啡有一個很好的特色就是:煮咖啡時,上座的溫度是屬於可持續加熱的狀態,算是手動沖煮咖啡的常用器材中,少數可不精準控溫的器材,上座的溫度,如果是用酒精燈加熱,一般約在84~88度間上下,倒入咖啡粉後,溫度會再下降後再上升,至於要煮多久、先放粉悶蒸或後放粉,這又是大哉問(HARIO原廠示範影片,應該都是先放粉悶蒸),個人比較常使用的方式是等上座的水上升到3分之一左右(約82~84度間),才開始放粉,接著輕拌咖啡粉使其均勻浸泡於熱水後,再煮50秒左右離火,沿上座杯緣快速旋轉個幾圈,使粉粒再次懸浮,然後等其下座自動降溫後,讓上座的咖啡被吸回下座,因吸力的緣故,虹吸壺的濕咖啡粉的脫水效果比濾杯濾紙手沖要好很多,煮泡完的濕咖啡粉看起來比較乾,這點在咖啡成品量與粉水比的操作上,精密度似乎比濾杯濾紙手沖更高些。
最後的快速攪拌,除會讓部分咖啡粉再次懸浮往中心集中外,並減少上座外緣底部的最後咖啡粉堆積量,這可加速上座的咖啡液更快速的通過濾網內外緣至下座,降低過濾時間及減少不必要的萃取時間.
上座煮咖啡的時間可以45秒為調整基準,當我們開始熟悉個人煮泡虹吸壺的基準程序後,就可不必太拘泥於固定的煮泡模式了,可以依烘焙豆的豆性,增減咖啡粉粗細、份量、煮泡時間、溫度控制甚至火力。也可以利用煮泡時所聞到的味道做為調整依據,不過最後喝到的口感與煮泡時所聞到的味道,兩者並不一定有等同的關係,畢竟嗅覺感與味覺感並不同,此外上座於加熱狀態時,用鼻子貼近上座聞煮泡時的氣味,這動作仍有被燙傷的危險性,非經常使用者或專家,建議勿輕易嘗試.
個人近期曾煮過一次可以煮比較久,不易過頭的淺焙耶加雪非,煮泡時間刻意很誇張地超過90秒,上座溫度甚至可以拉高到88度上下,風味明顯被激發,雖然有點過頭,但風味仍然不差。
其實當下個人希望可以將溫度拉到92度左右,但酒精燈與單人壺的加熱能力似乎有其限制,下座的水一但逐漸燒乾,就要注意掉壓導致上座水被吸回及危險性,下次有機會補充虹吸壺金屬濾網時,再特別描述好了.
關於酒精燈燃料,建議可以使用台糖或煙酒公賣局出的95%的藥用酒精,其燃燒出的味道較無異味,感覺上使用藥用酒精等級的燃料,其燃燒時所釋放出的氣體,應不至於對人體造成傷害,可以更放心地享受到虹吸式煮泡咖啡的樂趣與氣味。
台糖酒精的味道很中性,甚至有股淡淡的清新香氧,不確定其是否用甘蔗原料進行蒸餾釀造,之前也曾用煙酒公賣局出的藥用酒精,甚至可聞到類似紹興酒的味道,但有些時候卻沒有(該不會跟台糖OEM吧?),酒精屬透明無色、低照度的高危險易燃物,存放使用,務必小心謹慎,最後寫的好像在介紹酒精。
相信喜歡用虹吸壺煮咖啡的前輩或同好,每個人都有不同風味喜好、使用器材、操作技巧、詮釋方式,甚至堅持等,這也是咖啡令人著迷的地方,一個沒有盡頭、沒有方向限制的小宇宙.
Cafe DISTO 在家喝一杯好咖啡
http://cafedisto.pixnet.net/blog